长三角一体化合作专题 讲课发言稿
2020 年 8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为长三角一体化指引了新的战略方向。在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发挥战略优势,意义重大。
一、 “ 双循环 ” 新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担当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循环”,意味着要能够让经济系统在内外双轨道形成既独立又关联并且持续运行的回路。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大势所趋地具备了“双循环”格局构建所必须的功能集成。
第一,长三角经济实力构成了“双循环”动力核心的强劲输出。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际外循环,都需要输入输出强劲动力,长三角执中国经济之牛耳,责无旁贷地成为动能核心。2019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合计 23.7 万亿元,约占全国的 23.9%,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分别排名第 2、4、10 和 11 位,均居全国前列;人均 GDP 超过 1.5 万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 50%;长三角有 25 个城市位列中国城市 GDP 百强,占四分之一;全国百强县中长三角有 46 个,其中前十名有 8 个在江苏和浙江。长三角集中了 30%
以上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计超过 11.7 万家,强大的省域经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和实体经济奠定了雄厚的动力基础。
第二,长三角创新体系构成了“双循环”流动元素的活力单元。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和创新元素是经济循环中承担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单元,长三角人才富集、创新集聚、科技领先,资本充裕,为双循环新格局提供了活力元素的超强储备。2019 年,长三角陆地面积为 35.46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约 3.69%,但常住人口超过 2.27 亿人,集中了全国总人口的近六分之一。其中,长三角依托 458 所高等学校拥有 508 万在校生,占全国总数(3883 万人)的 13.1%,人才总量处于领先;长三角地区是全国创新活动最活跃、知识产权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三省一市 2019 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均进入全国各省份前十位,专利申请量占全国专利申请总量的 32.4%,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 22.85 件,远高于全国 9.8件的平均水平。长三角资本市场发达、金融体系完善,拥有区域银行、证券、信托、保险、期货等持牌金融机构上千家,占全国 1/5左右;金融业从业人员逾 126 万人,占全国约 18.8%;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国 21.5%,金融市场规模占全国 24%。
第三,长三角载体格局构成了“双循环”持续运转的通道回路。长三角拥有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经济园区、创新基地等平台载体,构成了双循环必须的传动通道和功能单元。截至 2019 年底,长三角高速铁路里程超过 5000 公里,41 座地级以上城市 34 座开通
高铁,高铁网络全国最为密集完善;公路密度和高速公路密度分别为每百平方公里 138.2 公里、每百平方公里 4.2 公里,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2.7 倍和 2.8 倍;拥有 24 个民用通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总计超过 2.3 亿人次;拥有亿吨港口 16 个,年货物吞吐量超过40 亿吨,占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近三分之一。拥有 146 个国家级开发区,其中经开区 65 家,高新园区 34 家,分别占全国的 26.4%、29.8%和 20.1%;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62 所,占全国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已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3 个,占全国总数的 23%。
二、 “ 双循环 ” 新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的路途阻滞 尽管长三角积累了诸多优势基础,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了更高的战略要求,尤其是面对承担“双循环”的战略重任,长三角一体化的路途上仍然面临着亟需破解的桎梏。
首先,长三角一体化动能输出面临“双循环”战略下的多重压力。长三角一体化既要面临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外部环境恶化,同时也要应对区域内新旧动能转换、区域协调和绿色高效等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尽管长三角整体处于中国的领先水平,但区域内市场一体化、要素自由流动、创新效能发挥等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三省一市的功能定位和互补衔接并没有形成常态化的制度安排,动能的合力输出有待进一步提升。
其次,长三角一体化的活力单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仍然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提升一体化动能输出的总量效率,需要更加灵活有序的市场化要素流动和配置机制。长三角覆盖三省一市,不同行政区在标准、政策和规范等方面尚未统一,仍然存在地区差异。行政区经济本身也存在排他性特征,各种市场准入“门槛”依然存在,市场分割未能完全根除,增加了资源流动和自由配置的难度。尽管三省一市已经做出了一些制度上的创新探索,但仍然存在着省际行政壁垒、城乡户籍分割、合作共享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省际市场的有限保护,流动人口待遇歧视、创新溢出范围局限等问题,从而导致资本流动、人才流动、创新合作等效率不高。
第三,长三角一体化的通道回路中关键节点和功能单元的关联衔接仍然存在若干堵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持续运行,离不开通道回路的顺畅衔接。尽管长三角交通网络、经济园区、创新基地密度大、数量多、等级高,但也存在着功能重叠、衔接不畅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尤其是在长三角大范围内的省际合作还不够强,尤其是三省一市合作共建、跨省协作运作的载体平台不足,交通体系的规划运作缺乏长三角视域的顶层设计,既不利于载体平台和交通设施的功能效率,同时也不利于形成级别有序的功能体系。
三、 “ 双循环 ” 新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导向
第一,持续强化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构建区域动能链,加快高效整合。持续强化长三角视域的动能提升和效率整合,着眼于构建集区域产业链、区域市场链、区域创新链于一体的区域动能链。依托长三角实体经济雄厚基础,从三省一市总体层面优化引导产业链条延伸方向,形成江浙沪皖层级有序、互补共进的功能核心。特别提出的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思路下,不仅要遵循打破省际壁垒推进一体化的“自下而上”的功能整合,更需要从长三角整体出发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在构建长三角区域动能链的基础上,积极谋划整合建设对接国际大循环的“长三角自贸区”,依托“一带一路”形成转换全球经济能量的动力核心。
第二,打破省际市际行政壁垒,推动市场一体化,实现资源融合。目前,长三角处于由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过渡过程中,不同行政区在标准认同、规则制度方面没有完全对接,特别是行政壁垒较多,限制了要素自由流动。因此,要打破资源条块分割现象,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为长三角区域资源整合消除制度性障碍。推动长三角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落实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驱动力。更重要的是,实现三省一市间的政策互通,最大限度地降低货物流通、人才流动、资本融通的跨区域成本,营造相对自由的一体化市场环境,以流畅无阻的区域内循环引领国内经济大循环。
第三,提高长三角对外经济站位,谋划自贸区联盟,构筑开放新高地。聚焦国际外循环,深度整合现有开放平台,加快上海自贸区、浙江自贸区和江苏自贸区的一体化合作,在支持安徽自贸区获批的基础上,谋划形成四大自贸区共同发力的“长三角自贸区联盟”,站位于内外开放相衔引领的高度,合理定位三省一市在对外开放前沿的功能层级,在对外开放格局的开拓进程中纵深延展、优势互补、功能递进,将长三角打造成为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开放前沿主阵地。